水產配合飼料的選擇 |
日期:2014-3-27 |
選擇合適的飼料是水產養殖中直接影響養殖效果和經濟效益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隨著20世紀80年代初飼料行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在我國起步,到現在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一飼料生產大國,飼料行業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養殖業的持續發展,現在絕大多數養殖戶已經接受和適應了使用配合飼料。目前我國配合飼料市場廠家及品牌眾多,產品定位、品種、規格花樣百出,讓人目不暇接,各飼料企業不遺余力的宣傳和所謂賣點讓養殖戶難以抉擇。很多養殖戶由于飼料專業知識和辨識手段的缺乏,經常在選擇飼料的過程中感到困惑。 養殖動物對營養的需求包括了糖類、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多種礦物質、水分等多種營養素,除了水分,其他營養素都必須由飼料提供,任何一種營養素的缺失、不足都會直接影響到動物的正常生長。飼料配方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就是以盡量最低的原料成本,來剛剛好滿足動物生長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素,發揮動物最佳的生長性能,取得最優化的經濟效益。所以,單純以某一種營養素的高低來判斷一種飼料是否優質,是很不科學的。 目前在養殖戶群體中,最為常見的一個誤區就是以標簽上粗蛋白質標識的高低作為判斷飼料質量檔次的標準,某些養殖區域甚至到了唯蛋白是從的地步,飼料標簽上的粗蛋白質不標高到一定程度,再好的飼料也不能接受。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得不說是一些飼料廠家為了尋求賣點,不負責任的宣傳誤導了養殖戶,同時很多養殖戶朋友也缺乏對動物營養和飼料的基礎認識所致。這種現象,在以草魚養殖為主的兩湖地區尤為突出。 蛋白質的確很重要,它是動物體內一切細胞的組成成分。蛋白質是一種由20種氨基酸組成的高分子有機物,其中的8~10種氨基酸是不能在動物體內合成轉換而必須由飼料來提供的,這8~10種氨基酸被稱為必需氨基酸(不同動物及同一動物的不同生理階段,必需氨基酸有所不同)。所以蛋白質的營養需求嚴格來說其實是氨基酸的營養需求。飼料標簽上標識的粗蛋白質其實指的是飼料中所有含氮元素的物質的總量,其中包含了真正的蛋白質和非蛋白含氮物質,是無法準確表達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的。即使是真正的蛋白質,其所提供的必需氨基酸種類、數量、經動物采食消化吸收后的利用率,不同的飼料蛋白源的表現效果也是很不一樣的。 如果某種飼料中蛋白質提供的必需氨基酸種類數量少,或者蛋白質的消化利用率很低,那么即使蛋白質的含量很高卻仍然無法滿足動物生長的需要,那么這種飼料的蛋白質含量再高也沒有什么價值。又或者某種飼料中蛋白質提供的必需氨基酸種類數量消化吸收利用率都能滿足動物的需要,但其他的營養素如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卻不能滿足動物最佳生長的需求,那么動物仍然不能表現出最佳的生長效果,這樣飼料中再優秀的蛋白質也是被浪費掉了的。 |
|